|
最近,哪吒汽车的前CEO张勇走到风口浪尖,大家都在猜测他是否已经悄悄溜到海外。虽然张勇本人在朋友圈回应称自己还在为公司奔波融资,依旧是哪吒的顾问,但不少经销商却在工厂外集体维权,表示已经支付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,却一辆车都没收到。张勇也在微博上清空了所有内容,似乎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好“准备”。+ h0 x' J. ~5 g& r& P- m4 \: p
& v5 ]9 J; { d. J. O7 L
这种局面,不禁让人想起乐视创始人贾跃亭。当年他宣布去美国“开个例会”,结果一去不复返。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威马创始人沈晖身上,他甩下巨额债务跑去海外。至于张勇,大家也担心他会走上同样的老路。
4 w$ y Q% J# B1 j" n. \
1 N1 _1 p+ T+ o5 i; A0 H4 ?+ d更有意思的是,极越汽车的创始人昌敬最近也在社交媒体上销声匿迹,虽然他们今年3月还卖出了1000多辆车,但如今市场竞争已经让这些销量显得微不足道。看起来,哪吒、威马、极越这些车企,都在经历着类似的生死考验。- J, z: F; b4 C
3 C7 e$ r8 T* _: U
回顾哪吒汽车的历史,曾经在2022年,它一举成为了新势力中的销量冠军,领先了小鹏、理想、蔚来。但好景不长,哪吒汽车却因为盲目扩张和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期,从巅峰迅速跌入低谷。比如,哪吒V这个定位为低端市场的小型SUV,销量占了整个品牌的70%,但后续的车型升级停滞,导致市场份额被比亚迪等强敌蚕食。; e5 L- x1 }: H( M& D3 l
~" Y7 C' t3 b" `而且,哪吒的管理层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。张勇的管理风格更多延续了北汽新能源的路线,但这并没有带来长远的成功。相反,哪吒过度依赖单一车型,且研发资源过度集中在高端车型上,导致主力车型的竞争力急剧下降。) k$ V0 r% D" _) S# D; s" n
2 @" V' X0 ^( C6 C- o
更为严重的是,哪吒的财务状况愈发堪忧。尽管公司宣称账上有上百亿资金,但随着销量下滑和现金流危机,哪吒的上市进程几度停滞。2019-2021年间,哪吒累计亏损了超过180亿元,且一直未能突破盈利困境,最终也未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。3 h/ i" D( X! X4 Q3 [
9 i% h0 G: m0 H" ]- N
这也让人联想到威马的命运。尽管威马曾试图借壳上市,但由于财务问题和市场信心不足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而极越则更惨,几乎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就陷入了财务危机,最终可能会走向消失。
/ @1 y( I4 r' ]3 N/ w# X% E9 _$ y$ a: R
在这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中,车企的存活不仅仅依赖于融资和销量,更需要稳健的管理、明确的战略方向以及技术积累。小鹏汽车的逆袭则证明了战略定力的重要性。何小鹏在引入王凤英后,迅速优化产品线,集中资源打造核心车型,并成功扭转了公司的困境。相反,那些管理混乱、战略短视的车企,最终都面临了市场的淘汰。
# t" Q1 M* ~5 E# `% H1 c Q哪吒的教训告诉我们,新势力车企虽然曾有过辉煌的时刻,但若没有清晰的战略、稳健的财务和强大的技术支撑,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。3 @; B7 H- k7 C; p
. t9 P, `! L( I6 r- ^
* `. a ^9 d' S [
1 c% k# f5 }& r% c) W+ J( R U; V: |6 y" n. p0 w P/ y5 F
, @1 k1 ]5 G; k6 g5 L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