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命运与努力的关系本质上是存在理论层面的舞蹈论述(即舞台与舞者):命运划定舞台边界,努力创造舞蹈形式,而舞者最终发现舞台的边界本就在舞蹈过程中不断重构。这种动态辩证关系恰如《易经》揭示的变易之道——在永恒的流变中,人的主体性既是受制约者,亦是创造者。
这跟德川家康命运、宿命和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处。德川家康说:“人生在世,往往身不由己,人人头顶都有命运、宿命和天命三柄利剑。 三者之间有何区别? 这就好比,有一个圆盆,内有一碗,碗便是人。 只要他在盆里,不管往左还是往右,他自可抉择,在盆内抉择便是命运。 因此,命运可因人意愿而改变。 而那盆沿,人走到盆的边上,再也无法前往,便是人的宿命。 但在宿命之外,还有天命。 所谓天命,便是造出了这盆以及碗的命令。”
命运与努力如舞台与舞者:命运框定基础框架,努力在框架内创造可能,而实践过程中发现框架本身具有延展性。德川家康的三层论(命运/宿命/天命)进一步揭示:人通过选择改变命运轨迹,宿命是终极限制,天命则是超越个体的终极法则。
命运与努力构成动态互塑系统:人既是规则边界内的舞者,也是通过实践重构边界的主体,而天命作为终极底层代码(如《易经》的"不易"之道),既赋予生命初始设定,又在辩证运动中实现主客观统一——这正是东方哲学对自由意志与必然性关系的终极诠释。
|
|